1996年当时的中国“制药之王”就开始研究20年之后人类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健康问题,当时身居三九集团旗下武汉九生堂的邹远东,对这项研究着了迷,为了寻求人类20年后健康的法宝,他终于找到了“小分子活性多肽”,他六上北京七下上海历尽风雨磨难,因其对人类健康事业的专注,先后牺牲了两位亲人。一个是他父亲,得知他不当政府官员下海办企业寻找肽、弄懂肽耗费了全部积蓄,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身体积劳成疾,很多病都冒出来了。他父亲听了一个谣传:“你儿子下海做生意一贫如洗,现在正在从海南沿途乞讨回湖北。”父亲听了舒张压升高到240,发生中风瘫痪,不久便离开了人世。邹远东听到噩耗,立即赶回老家,安葬完父亲,擦干眼泪,把痛苦埋藏在心底,更加疯狂地继续他的多肽研究。还有一位是他的妻子,因长期武汉深圳两地分居,爱人为了支持他的事业,得了乳腺癌后也没有告诉他,最后因乳腺癌扩散也离开了人世,去世时年仅49岁。爱人去世后,邹远东把愧疚和思念全部用到肽研发上,他把他的肽事业当作了爱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肽。至今18年过去了,邹远东仍孑然一人,无心“续弦”。

说来也神奇,当邹远东首次从武汉出发去上海“取经”时,当时的武汉三镇太阳普照,晴空万里。当邹远东听说一个和肽有关的线索,出差行李都没拿,动身直奔上海。可刚出武汉高速收费站时,天空立即下起倾盆大雨,是掉头还是继续前进,邹远东说:“一刻也不能耽误,武汉离上海接近1000公里,说不定中途有的地方还不下雨。”可是老天像是在考验邹远东似的,一路雨不停,走到安徽路段,水已经淹没了公路,一眼望去一片汪洋,没有路,走还是不走。邹远东和他的随行人员冒着大雨在车前探路,用一个多小时才走出了这片汪洋之地。雨还在下,雷还在追着打,闪电像要把地球撕裂。到了江苏,雨就更大,大雨遮盖了视线,司机便打开车窗探头看着路慢慢地开。车好不容易到达上海收费站,雨下的更大了,大的不可思议,就像瓢泼一样,苍天啊!是想阻扰邹远东寻找“真经”?还是想磨练邹远东取经的意志?还是想让邹远东知道,想得到“真经”不那么容易?还是想让人们知道获得小分子肽不容易,使用要百倍珍惜?三十七小时没有吃饭没有睡觉,司机困了打开一瓶矿泉水往头上淋,清醒后继续前行,邹远东幽默地说:“证明我们找的这个肽,是人类健康的‘真经’,老天爷考验我们,不让我们轻易得手,就像唐僧西天取经,要给我们九九八十一次磨难。”车是不能开了,只能停下等雨停了才开。从武汉到上海近1000公里整整走了三十七小时,一路雷雨闪电交加,穷追不舍。

邹远东七下上海,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在上海科研机构学习和请上海科研机构离退休研究人员到武汉言传身教,邹远东终于弄懂了肽—“酶法生物”活性肽将是20年后改变人类亚健康状况的救星和法宝。他还到新华书店购买了酶制剂和蛋白质工程以及食品科学相关的上百部著作,还到食品科学杂志社购买了五麻袋积留下来的食品科学杂志,还专门订阅了一份《中国食品报》,从科学技术理论到实践实验工厂进行了上百次的科学技术实验,终于获得了前人未曾做出的肽产品—三九蛋白肽口服液。在邹远东的世界里只有肽,他每天工作达十八小时,身体曾出现多种疾病,他全然不顾。有一次他正在省直医院打点滴,得知有位上海的专家要见他,他让护士停止点滴,护士不同意,他自己将针拔下,捂着胳膊驱车直赴上海。到达上海坐出租车时,自己无力上车,两个随行人员,一个从左门拉,一个从右门推才上上车,邹远东就是这样一个“拼命三郎”。在一次接触深圳高交会,赴上海参加上市公司产品展览会的路途中,车掉到马路旁的一个大坑,邹远东左胳膊肱骨骨折和尾骨骨折,胳膊面临截肢的危险,在南京某军队医院治疗时,他尽脱离医生和护士的监护,到旁边的打印店设计产品包装,公司陪护人员郑庆军,见邹远东不能坐又不能站,而是半蹲着忍着剧烈疼痛的情景,眼泪直往下掉。

邹远东弄清肽对人体健康的原理后,先后发表360多篇论文和100多篇科普文章,撰写了3部著作,并在6年时间中参加了不下200场科普讲座,行程20多万里。大学、大医院、大商场

《中国医药报》《“酶法多肽学说”奏响肽健康主旋律》专题报道

《中国医药报》《“酶法多肽学说”奏响肽健康主旋律》专题报道

、展销会,讲座深入到各个领域,每场报告会前,邹远东都要针对不同对象做充分准备,几乎每场报告会都“所向披靡”,奠定了“酶法多肽”的理论基础,至今全国销肽的企业都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推广肽、销售肽。《中国医药报》曾以《“酶法多肽学说”奏响肽健康主旋律》为题进行了报道。

发表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X